近日,“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:探索‘三个五’工作模式 ‘法律明白人’助力乡村治理”入选中央社会工作部、农业农村部拟向社会推介的46个2024年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之一予以公示。
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申报材料
探索“三个五”工作模式
“法律明白人”助力乡村治理
【案例背景】
云梦县地处江汉平原北部,辖9镇3乡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(工业园),193个村(社区),国土面积605平方公里,户籍人口56万,是湖北省国土面积最小、人口密度最大的县。“郡县治,天下安;乡村治,郡县稳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前提和保障。”云梦县注重传承弘扬得天独厚的秦简法文化底蕴,坚持问题导向和强基导向,针对广大群众普遍期盼法律服务沉到基层更接地气、做实法进乡村法驻乡村法在身边、实现矛盾纠纷就近就地源头化解等新情况新问题,以“1+N”(1名村、居法律顾问+N名法律明白人)行动为抓手,积极探索“三个五”工作模式,扎实推进乡村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工程,充分发挥“法律明白人”在宣传政策法规、引导法律服务、化解矛盾纠纷、参与基层治理中的引领示范作用,努力打通公共法律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以法治助力乡村振兴,绘就了一幅乡村和美图景。云梦县先后荣获“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”“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”等荣誉称号,2个村(社区)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、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。
【主要做法】
一、实行“五个统一”,规范日常管理。一是统一服务指引。集中制作“法律明白人”公示牌,公示法律明白人照片、政治面貌、擅长领域和联系电话,置于“法律明白人”家门口和各村(社区)便民服务大厅,村民可根据公示信息随时联系、寻求服务,同时对“法律明白人”工作情况进行监督评议。二是统一颁发聘书。每年对“法律明白人”进行动态调整,为每名“法律明白人”颁发聘任书,明确法治宣传、矛盾调解等八项职责任务,并举办集中颁发聘书仪式,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、身份意识。三是统一工作标识。每名“法律明白人”统一配备工作服、工作牌、工作证等,并要求在开展日常工作中“着马夹、配徽章、亮身份”,增强其法律服务标准化、规范化水平,彰显法治权威。四是统一建立台账。坚持为基层减负,防止形式主义,务实建立必要的法律服务台账,对“法律明白人”履职和活动开展情况实行日记录、周小结、月统计,做到履职有记录、可溯源、能监督。五是统一管理办法。建立“县级主导、乡镇主责、村级主体”的工作体系,探索“积分制”管理制度,加强“法律明白人”动态管理,严格考核标准和清退机制,试行“结对帮带”“履职互助”“述职评议”等做法,大力选树优秀典型,激发“法律明白人”工作热情。
二、抓好“五个环节”,健全工作体系。一是坚持标准抓选聘。制定《云梦县乡村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工作实施方案》,坚持标准,严格程序,按照实有人口数1000人以下的村(社区)培养“法律明白人”不少于3人,1000—2000人的不少于5人,2000人以上的不少于7人的工作要求,重点从村干部、人民调解员、驻村辅警、网格员、“五老”人员等对象中遴选,推动“法律明白人”资源合理布局,确保实现村小组“法律明白人”全覆盖的培养任务。截至目前,全县共选聘乡村“法律明白人”913名。二是全员覆盖抓培训。结合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,每年对辖区内所有“法律明白人”开展2次以上法治培训,确保每人每年完成不少于8课时的学习任务,2023年、2024年,全县分批组织完成集中培训2轮,培训内容包括应知应会法律知识、矛盾纠纷调解技巧、社会事务监督方法、信息收集与反馈要领等,重实操、求实效。三是常态衔接抓指导。实行村(居)法律顾问与村(居)“两委”委员身份的“法律明白人”结对子,建立“1+N”信息名册,13名律师与913名“法律明白人”密切协同,突出既解“法结”,又解“心结”,推动形成双向奔赴的工作联络机制。四是活动引领抓实践。组织“法律明白人”现场观摩人民调解、参观法治文化阵地、参与重要时间节点法治主题宣传活动、聆听普法讲座和法庭庭审、村(居)民议事等活动,通过跟班现场教学,提升法治实践能力。五是强化激励抓考核。将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使用情况作为民主法治村(社区)创建重要内容进行检查验收,把“1+N”行动落实情况纳入乡镇法治建设年度考核重要内容,严格考核兑现,依法依规为村(居)法律顾问和“法律明白人”履职提供必要物质保障,对26名不认真履职、经提醒仍不改正“法律明白人”及时公告除名,形成鲜明工作导向。
三、坚持“五员合一”,提升治理效能。一是普法为先,当好法治教育“宣传员”。组织村(居)法律顾问、“法律明白人”化身反诈宣传员、普法志愿者、义务巡逻队,走村入户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、普法宣传和安全提示活动。2023年以来,全县“法律明白人”通过“板凳上说法”“树荫下话法”“庭院中释法”等方式进村入户开展各类主题普法宣传280余场次,吸引参与教育群众5万余人次。二是敏锐感知,当好社情民意“信息员”。常态化组织开展“进百家门、访百家情、解百家难”活动,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介入、早处置群众反映情况和突出问题,及时预报预警预测预判,让每名“法律明白人”争做一名实时在线的社情民意信息员。曾店镇大方村“法律明白人”方少田发挥自己复员老兵和32年辅警退休的优势,天天生活在群众中间,日日活跃在田间地头,热心带领群众学法律、讲案例,收集社情民意40余条、化解邻里纠纷19件、协助破案5起,让大方村成为远近闻名的“温馨家园”。三是统筹协调,当好法律服务“引导员”。在基层实行法律服务“全科医生”制度,村(居)法律顾问、“法律明白人”提供法律援助、律师公证、行政复议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指引,为基层提供“一站式”“贴近式”法律服务,有效实现“培养明白一小片”带动“守法用法一大片”。截至目前,全县“法律明白人”协助引导群众获得各类法律服务1750余人次,及时预防和化解违法信访、越级信访等事件80余件次。四是说理释法,当好矛盾纠纷“调解员”。村(居)法律顾问和“法律明白人”发挥各自优势主动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,既给村(居)民讲法律、讲道理,也善用乡情、亲情、友情资源,让矛盾纠纷调解不仅依法、理性,更增添了“人情味”。2023年以来,“法律明白人”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920余起,调解成功率90%以上,防止“民转刑”案件40余起,较好地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的“第一道防线”作用。五是建言献策,当好基层治理“监督员”。依托村法律顾问这个“外脑”,鼓励“法律明白人”积极参与起草、审查村规民约和其他管理规定,参与经济项目谈判、签订重要合同,进行有关决策法律论证等工作,共同研究解决问题,从源头上提升基层组织依法办事水平。胡金店镇盛砦村7名“法律明白人”积极协助村民拟定土地流转合同,建成湖北省最美“油菜花海”,户均增收近1000元,村集体年增收10多万元。下辛店镇梦南社区前王湾“法律明白人”陈银秀动员10户村民出租闲置农房,签约“星空夜市”农文旅项目,带富了一方百姓,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两年前5万元增加到2024年50多万元。据统计,全县村(居)法律顾问和“法律明白人”共参与起草、审查把关村级重大决策、重要项目合同等230余件,消除相关法律风险点160余个,避免经济损失1400余万元。
【工作成效】
一、维护了城乡社会平安稳定。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,“法律明白人”既是法律法规的“宣传员”,又是矛盾纠纷的“调解员”,还是社情民意的“信息员”,他们的身影活跃城乡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法、用法,成为乡亲们身边不会走的“法律顾问”,从而有力增强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“亲和力”和“穿透力”,城乡社会大局实现“四升”(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、满意度上升)“五降”(信访总量、矛盾纠纷、交通事故、火灾事故、安全生产事故下降)的可喜变化。2023年,云梦县群众法治建设满意度测评全市第一,成功创建“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”。2024年,1人被推荐表彰为全国“八五”普法中期表扬个人,1个乡镇获评全省“八五”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。
二、推动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。自“1+N”行动开展以来,通过村(居)法律顾问的及时指导和“法律明白人”的积极参与,村(居)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和“法律明白人”的乡土优势充分结合起来,实现了1+1>2的良好效果,进一步提升了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合力。“法律明白人”融合到基层治理的各个方面,成功打造了云梦网友义务巡逻队、杨店社区依法治理“八字诀”、红光村民主管理“一约四会”、黄孝村乡风文明“积分制管理”等一批基层治理典型样板。
三、促进了乡村发展全面振兴。法治队伍发展壮大带动法治乡村走深走实,全县上下形成“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”的良好环境。坚持党建引领法治乡村建设,全面深化农村改革,围绕“花开十月”“耕云种梦”等6个片区推进共同缔造示范点建设,形成村级“乡村合作公司”等十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,打造“白合花包菜”“大余土豆”“白水湖藜蒿”等多个“一村一品”专业村,实现一村带多村、一村为龙头、多村相协同、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。